尊龙人生就是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官方网站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都江堰灌区:千年古堰多点突破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发表时间:2024-01-16

  □ 罗景月 安天杭 蒋文 邵明亮

  站在都江堰灌区指挥中心的大屏前,“都江堰水利工程已持续运行2280年”的文字极富冲击力。都江堰,这座始建于公元前的水利工程,跨越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不断完成着造福一方的重大使命。而今,服务四川省7市40个县(市、区),惠及2800万人口的都江堰灌区,正锚定“‘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续写新的篇章。

  2021年11月26日,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以下简称“都发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两年多来,都发中心在四川省水利厅的指导下,以灌区“一体化”改革为抓手,统筹推进灌区“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企业化、半军事化”建设,持续提升灌区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灌区榜样建设取得积极成果,为治水兴川书写出新的答卷。

  “化学反应”为灌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近日,水利部网站发布第一批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水利部评价结果,共有21处大中型灌区通过部级评价。都江堰灌区作为四川省首家通过评价的大型灌区,位列其中。

  2022年,都发中心负责人亲自挂帅成立标准化管理创建工作专班,在全灌区选调9名精英骨干,专职开展工作。“让习惯符合标准,让标准成为新习惯”是专班定下的工作方法。在实际创建过程中,专班将评价标准细化为6大类35项155个考核点,任务落实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人、完成时限精确到日。根据制定的三大攻坚计划,倒排工期,确保2023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标准化创建基本工作、6月底前通过省级验收、12月底前通过水利部验收的任务完成。

  据专班负责人蔡显宏介绍,“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坚持达到两个全面、实施三大攻坚计划和聚焦四大重点任务”的“一二三四”工作新模式为标准化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大支撑,也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借鉴的灌区标准化创建工作模板,水利部于2023年9月就都江堰灌区标准化创建专项工作,专版通过《水利简报》向旧版尊龙_人生就是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推广。在旧版尊龙_人生就是博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经验交流会暨中国灌区协会2023年年会上,中国灌区协会评价都江堰灌区标准化管理为“国内管理水平最高的灌区”。创建过程中,都江堰同时注重经验做法的总结和提炼,《都江堰灌区型灌区标准化管理技术路径与创新模式研究及应用》课题高分通过旧版尊龙_人生就是博科技成果评价,获得国家农业节水科技二等奖,评价组组长王浩院士给与“该成果内容丰富,创新性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度评价。

  “灌区‘一体化’改革先是对8个水管单位进行物理整合,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借此契机让它们发生‘化学反应’的重要抓手,真正形成合力。”蔡显宏接着说到,“如今,职工从内到外呈现出对灌区的认可感和归属感,让我们看到标规化建设为都江堰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注入的新动力。”

  智慧化管水 为“天府粮仓”高水平建设注入活力

  对水的精准计量,是管理大型灌区水资源,优化水资源调配决策的基础。都江堰灌溉面积约1133万亩,干渠及分干渠115条,万亩以上支渠272条,干支渠情况各异,对水量进行测量准确度有更高要求。都江堰灌区量测水制口总需求4083处,分布于天然河道、渠道、水闸、涵洞等多个场景,存在设施设备建设标准不统一、辨识特征不明显、计量成果不权威等现象。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一体化管水调水效益,都发中心在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创新开展灌区水量计量,建立了旧版尊龙_人生就是博首个灌区标准化“量水秤”体系。这套“量水秤”体系覆盖了都江堰灌区所有量测水场景,在干渠、支渠、斗渠、农渠等各类量水环境中,统一测流方式的选择标准,统一不同功能区的划分标准,统一站点标识标牌的制作标准,统一设施视觉使用标准,实现了菜单式选择使用,推动灌区量测水工作标准化、体系化。

  “我们根据都江堰平原直灌区和丘陵引灌区的不同特点,选取了22个典型量测点位,使用包括侧扫雷达量水秤、简易缆道量水秤等15类通用‘量水秤’,创新使用无人机应急量水秤、手持电波流速仪应急量水秤等8类‘应急秤’完成不同场景下的水量测量,形成了一套不仅适合都江堰灌区,也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规范。”都发中心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处副处长郑佳介绍“量水秤”试点情况。据了解,“量水秤”体系典型试点后,灌区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水资源测量精准度较2020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

  目前,“量水秤”体系完成商标注册2枚、获专利注册5项、作品著作权15项、软件著作权2项,《都江堰灌区标准化“量水秤”建设技术指南》已申报中国灌区协会团体标准,都发中心正致力于将这项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水资源的智慧管水方法在全灌区进行推广。

  同时,都江堰灌区通过科技创新赋能灌区管理水平提升,实施灌区“慧网工程”,建成89处AI视频识别点位,完成81处视频监控和163处工情监测点建设,接入灌区视频监控点451处,建立起了“天空地”一体化监管监测体系。构建灌区“智慧水网”,完成灌区关键控制断面1264处计量设施建设和293处闸门自动化改造,搭建灌区水资源优化调配决策支撑模型与服务系统,建成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视频调度系统、灌区物联网系统、工程管理平台。

  千年古堰新风貌,智慧管水谋新篇。下一步,都江堰灌区将持续以“六化”建设为路径,抢抓四川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紧盯灌区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发挥都江堰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治水兴川,书写“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灌区榜样的高质量答卷。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4年1月16日

作者:罗景月 安天杭 蒋文 邵明亮
责任编辑:罗景月

如何加快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三大体系”?

这些地区流域生态补偿有了新进展→